化學除垢方法
化學除垢方式
有各種各樣的水處理方法,需要根據原水的特性進行選擇。最常見的方法是水軟化或離子交換,在這種離子交換中,“有害”離子,即鈣離子和鎂離子,被鈉離子所取代。通常在小型裝置或者在冷凝液回流體積較大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方法。離子交換在填充離子交換裝置的合成樹脂顆粒表面進行。
在需要大量補給水的設施上或需要低導電率水的鍋爐上,可以使用更昂貴的方法,即使用半滲透膜的反滲透。反滲透裝置的性能可能不同。根據這一指標,必須對水進行預先或隨后的軟化處理。在第一種情況下,即預先對水進行軟化處理的情況下,使用特殊的離子交換過濾器。請注意,如果有必要讓大量的水通過反滲透裝置,通常采取以下步驟:安裝前應先引入一種能防止膜被硬鹽老化的試劑。
在軟化和脫鹽之后,進行水的脫氣處理。這一步驟旨在減少水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。本技術基于以下事實:氣體在高溫液體中的溶解度降低,而在沸騰時完全變成零。在功率小、可回收冷凝液較多的設施中,經常使用部分脫氣系統。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此類設備的基本投資。這些系統的工作范圍很窄,從85°到90°C。溶解在水中的氣體以蒸汽混合物的形式離開系統,或以蒸發的方式離開系統。在上述溫度范圍內,這一過程并不完全發生,因此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濃度很低。因此,需要對水進行更多的化學處理。
如果所使用的裝置規模較大,或者冷凝液回收率較低,則使用常壓或真空式除氣裝置。在這種情況下,剩余的氧和二氧化碳濃度太小,可以忽略?梢赃M入水處理的下一個階段,這一階段僅加入少量與上述物質相關的試劑。令人遺憾的是,將剩余的硬質鹽和氧結合、提高pH值時用藥過量的情況并不少見。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持續監測和藥量的實驗數值。這種做法的效率很低,不僅時因為試劑的使用量很大,而且還因為能源的使用效率很低。當化學品被過量使用時,水的導電性往往會提高,淤泥析出。這些現象反過來又導致能源損失。也有可能出現問題,因為鍋爐水會起泡沫。結果是鍋爐停止,原因是水位下降或上升。水的夾帶影響蒸汽質量,降低蒸汽質量。此外,還有可能在用戶系統中造成水錘和損壞。
自然,如果沒有對水的參數進行持續或至少定期的測量,就無法達到所需的水質。蒸汽鍋爐和熱水裝置中水的參數是pH值、導電性、堿性、硬度和含氧量。這種測量的頻率和范圍一般由鍋爐設備制造商、操作機構和有關監督機構確定。到目前為止,在大多數情況下,這些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,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。只有測量電導率例外,可以通過專門的電極連續進行。每天進行必要的水化驗,如果安裝了能夠在沒有固定工作人員的情況下工作的設備,則每三天進行一次。為開展這類工作,設立了特別取樣區。在這些地方安裝的特別冷卻裝置可以準確和安全地取水樣。使用滴定法或光度法來確定總硬度以及堿度。當然,在這一過程中使用相應的儀器。簡單地說,滴定法是在需要分析的水里加入試劑溶液和觀察水顏色的變化。一旦著色發生,就根據所耗溶液的體積確定水的堿度和總硬度。